遼寧本溪高級中學87名體優生加分涉嫌造假一事還在發酵,河南漯河高級中學又被曝光有74名考生獲國家二級運動員被加分……高考體育加分政策近年來因頻曝醜聞一次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國家二級運動員高考享受加分政策始於1986年,旨在鼓勵學生註重全面素質的培養,但近年來卻成為部分考生非法獲取加分的“捷徑”。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高考體育加分趨於三集中:向經濟發達的大城市或中心城市集中,向少數名校集中,向個別項目集中。
  由於體育加分全程不透明,外界很難監督。一些熟悉加分內幕的知情人介紹,一些名校會組織成績靠前的學生參加冷門項目的競賽,為他們上清華、北大鋪路。
  名校高分考生獲得體育加分,看似全面發展,實則暗藏“貓膩”。一些教育界人士告訴記者,考生想要通過體育、藝術特長選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培養專業素養,文化課學習往往難以兼顧,這也是體育類、藝術類專業錄取分數線遠低於普通專業的重要原因。
  加分政策能選拔出體育人才嗎?這位體育老師告訴記者,事實上,很多有體育特長的考生並不會選擇“加分之路”。反而是很多家庭條件優越、學校有相關門路的考生,會選擇突擊搞體育加分。
  北京某高校體育美育部主任宋老師說,從實踐看,體育加分既不能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也難以選拔出體育人才,日益成為一項“雞肋”政策。
  “體育加分日益成為少數特殊群體考生獨享的優惠,加劇社會不公。”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副教授殷飛說。
  有教育專家指出,當前,包括體育加分在內的一些高考加分政策隨意性強,“含金量”屢受質疑,亟須規範清理,砍掉不合理的亂加分,防止高考加分政策異化,損害教育公平。
  據瞭解,江蘇、山東等已停止高考體育加分,但部分省區市對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的高考考生加分仍屢屢曝出過多過濫問題,專家表示,體育特長加分政策的負面效應大於正面效應。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46659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9.2%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高考加分的同學,84.3%的受訪者不支持高考加分。
  盤點 >>>
  10年18起造假事件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記者盤點了自2005年至今10年內共計18起高考體優生加分被質疑事件,發現年年體育加分都疑霧重重。加分項目涉及武術、射擊、游泳、“三模三電”等。其中,遭受質疑最多的是2010年,四川、河南、湖南、浙江四地均被曝出體育生加分造假醜聞。
  四川“體育生加分造假事件”堪稱荒誕,眾所周知,奧運冠軍羅雪娟曾在全國游泳錦標賽中,以31.57秒獲得女子50米蛙泳金牌,而四川中學生竟有人游出了“31秒的成績”打破冠軍紀錄。在浙江,高考生作為足球隊板凳候補隊員也能獲得20分加分。而河南當年共有811人獲得“二級運動員加分”,其中焦作就有255人,且他們大多來自同一所中學。
  賣資格竟“明碼標價”
  記者梳理髮現,在18起體優生違規加分事件中,有4起明確顯示加分項目“明碼標價”,而且近幾年來“定價”有連年上漲趨勢。
  2006年,鞍山中學被曝光有153名二級運動員涉嫌加分造假,籃球二級運動員甚至不會打球。有家長透露,在學生高一時,學校就“開價”5000元可辦“體特生資格”,而到了高三價格漲到了1.2萬元。近期發生的遼寧體優生加分造假事件,更是被曝出明碼標價賣加分:足球體優生資格出價4萬、游泳8萬。
  更離奇的是,有些體育加分資格不僅明碼標價,不滿意甚至還可“退貨”。湖南婁底武術特長生曾被曝出花2萬可參加,如果最終未能加分則可退1.5萬。
  落實處罰不足三成
  教育部多次強調加分造假視同作弊,情節特別嚴重的,可停考3年。
  而記者盤點發現,自2005年發生的這18起“體優生加分造假”事件有後續的僅有9個。其中,顯示有明確處理結果的僅有5起,還不到總數的三成。多個地區甚至多年出現多起加分造假事件。如湖南省分別在2008年、2010年、2012年出現了3次類似事件;浙江從2007年連續4年體育項目加分被質疑。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18起體特生違規加分事件中,沒有一起事件顯示有考生停考,多數處罰僅為“取消加分”,考生依然參加正常招錄,違規人員未有任何公開處理。
  (原標題:體育加分,30年老政策屢遭質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t07ctmh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